“吸毒、酗酒、暴食,可能是因为孤独” | 这是一个孤独与成瘾的故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17浏览次数:0

全世界有2.4亿人酒精成瘾;超过10亿人烟草成瘾;1500万人毒品成瘾;

食物成瘾全球比例为5%;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有关孤独和成瘾的故事。

在普通人眼中,酗酒、吸毒的人似乎与孤独不沾边。他们看上去是“狂欢人群”,他们有很多朋友,聚会、一起娱乐。但实际上,物质成瘾的人不是因为“想要”,而是“不得不”。

有研究表明,孤独在成瘾问题中起关键作用。避免孤独、建立人际联结,是有效的成瘾治疗方式。

我们一般这样看待成瘾:大脑病变了;道德有问题;你没有信仰

在成瘾问题中,传统的看法有三种:

疾病理论(The Disease Model):你的大脑出问题了

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前任主任艾伦·莱斯纳(Alan Leshner)认为,成瘾是由于物质滥用和遗传易感性导致的,脑功能及结构的长期变化引起的,慢性、渐进性疾病。

这种解释帮成瘾者推卸了大部分责任,也否认了他们的自主权。

戒瘾的唯一希望是承认自己失去控制,服药,并参加各种支持性治疗小组。

疾病论主张大脑是理解和治疗成瘾的最重要的分析手段,因此忽视了其它重要因素的影响。

道德问题(The Moral Model):你缺乏意志力

这种解释把成瘾者看作缺乏道德、意志力和自律的人,而药物滥用被看作是一种不当行为。

成瘾者因为不没有足够的意志力要受到惩罚,甚至要被监禁。

信仰缺失论(The Spiritual Model):

这种理论认为,物质滥用是因为远离上帝,是因为精神空虚。

成瘾者要先认识到自己的无助和弱小,通过屈服于更高的力量(宗教),来寻求治愈。

· · ·

在这三种观点的影响下,社会很难“善待”一个成瘾人士。

社会正在边缘化成瘾人士,比如雇佣歧视,直接贴上罪犯的标签等。随着这种依赖性的发展,他们的朋友和亲人,也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歧视会带来更深的孤独,逼那些想从成瘾状态中走出来的人,不得已又回到自己熟悉的小圈子。

成瘾者深陷恶性循环的泥潭。

你关于成瘾的看法是错的:社交匮乏论,因为孤独你才物质滥用(The opposite of addiction is connection)

任何东西都可能导致成瘾(酒精、购物、性、网络等),它们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但一旦对它们的依赖变成一种强迫,就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成瘾者往往不知道,ta的行为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

但新的研究发现,成瘾与物质的愉悦感无关。

成瘾的本质,可能在于你无法与他人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换句话说,成瘾不是物质滥用,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混乱。

· · ·

以吸烟为例,一篇1993年发表的文章中,对五所初中的1,092名青少年进行了社交网络分析,并将其分为三类:

1) 小帮派(几个互为死党的学生组成小组)2) 联络者(与小帮派成员或其他联络者至少有两重关系网)3) 孤立者(与学校里的其它同学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发现,“孤立者”染上烟瘾可能性比其他两者高很多。小帮派里的青少年吸烟的比例为3.9%~15.5%,而“孤立者”的吸烟比则高达6.7%~38.5%。

· · ·

一项对成瘾人群的调查表明,物质滥用与高度的社会隔离呈正相关(Chou et al, 2011)。

成瘾人群中,63%是单身,69%没有全职工作,24%没有或只有一个密友,而42%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独处(Dingle, 2012)。

· · ·

有成瘾者称,自己是孤独致瘾的受害者,他是“网络小说”成瘾。

“当我15岁时,我出国上学,离开我的父母,独自生活。自由的生活让我可以为所欲为,我逐渐沉迷于网络小说,这种小说动辄数百万字,永远不会结束。别人笔下的迷人的世界吸引了我,我无法自拔。

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学习和朋友关系。”

(来源:TED演讲评论区)

孤独与成瘾:它让你体会分离与绝望

孤独论认为,成瘾是一种对情绪压力的反应:

孤独的感觉让人紧张、恐惧,它对人健康的危害和吸烟是一样的,比肥胖的危害高一倍。

在这种情况下,孤独会引发了一种“要么战斗要么逃跑”的应激激素,加剧我们为了逃避孤独,引发物质滥用,进一步滋长了成瘾行为的发展。

孤独与成瘾,会让你体会以下这些感受。

感觉无法与任何人从身心上产生联系感到与他人分离感到难过时没有人可以说话,没人陪着自己感觉到没有人在乎自己感觉被抛弃感到不满感觉自己是个隐形人感到绝望担心这种感觉会跟随自已一辈子

研究还表明,孤独感会削弱大脑对我们的欲望、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能力。

这种控制力又叫执行控制,是我们保持健康习惯,避免不良行为所必需的品质。

没有它,我们更容易出现成瘾行为。

孤独论的启示我们怎样戒除成瘾?

重建他的社会身份

当一个人物质滥用,很容易导致他的社会身份出现问题。比如被朋友孤立、被老板解雇等。

戒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帮助恢复他们原本的社会身份,重建健康的社会联结。

重回真实生活

成瘾后被“瘾”控制的那个人,不是他们真正的自我。

我们需要成瘾者放弃之前的生活,释放真实的自我,重建一种自我控制下的生活方式。

参加支持型互助团体

参加酗酒匿名(AA)和麻醉品匿名(NA)等支持性团体,可以帮助成瘾者与人建立联结,得到朋友的支持。

看到身边的榜样,并在团队中做服务工作,体验自己的价值。

不要歧视成瘾人士

社会对成瘾者态度也很重要。

如果社会可以对成瘾者更宽容,少点歧视,可以帮助降低他们的孤独和内疚,提升自我效能感,走出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

互联网社交对成瘾人士有帮助吗?

互联网社交频率越高,成瘾率可能越高

全美统计表明,近年来,药物成瘾人数飙升。海洛因过量的死亡人数,从2001年的2000人死亡增加了近六倍,达到了2014年的11000多人。可卡因过量总死亡人数也增加了42%。 而这个段时期的互联网使用率也在飙升。

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但随着互联网使用量的增加,成瘾率却在升高。 美国国家戒毒中心的一项校园研究发现,热衷于玩社交媒体的美国青少年,抽大麻的可能性比普通青少年高2倍,饮酒高3倍,抽烟高5倍。

面对面的人际互动才是关键

虽然互联网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但互联网社交是在屏幕后完成的,这导致我们真实的接触比以前更少。

虽然我们可能成百上千的互联网好友,但在遭受危机时,人们可以打电话倾诉的密友数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减少。

虽然社交媒体提供了某种类型的互动,但却独独缺少了物理连接。

催产素是通过物理联结释放的激素,对于压力恢复力和创造幸福感十分重要。

当人们不能相互联系时,身心健康会受到负面影响,他们会尝试与可以找到的一切东西建立联结——包括毒品。

· · ·

也许更大的问题不是成瘾本身,而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孤独。

当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孤岛,这种感觉使人更难抗拒成瘾的诱惑。

人类是社会生物。我们需要感到社会的支持力量,才能茁壮成长。

对于戒毒而言,把治疗重点从帮助个人康复,转移到帮助社会改变态度可能会更成功。

成瘾者最需要的不是孤立、侮辱和监禁,而是健康的人际关系、支持和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