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09浏览次数:0

二、大学新生自我心理调整

1、转变角色认知

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从少年向成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开始。同学们开始扮演成人角色,每天的生活不仅仅只是集中精力学习,而是要进行全方面自我管理,学会面对生活的各种事情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会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2、正确自我评价与定位

大学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这里,大家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每位同学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尤为重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既要拥有理想又要结合实际,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苛求自己,主动接纳使自己逐步提高。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持不懈的心理品格,做最好的自己!

3、尽快提高自我生活能力

同学们在高中时代的衣食住行父母都会安排妥当,但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一切要靠自己从头开始。如打扫卫生,盥洗衣物,上街购物这些必备的基本技能必须学会,男生有时还要学会缝衣钉扣。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一定要学会理财,不要月初当富翁,月底做乞丐。

4、掌握沟通技巧,学会主动

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交往双方的真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此外还要学会一些沟通技巧,主动交往。

首先,处理好与室友之间的关系。面对来自各地性格习惯各异的同学,应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多理解别人,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

其次,主动与教师交往。大学的教师被形容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些不善于与老师交往的同学,由于不主动与教师联系,感到大学教师缺乏亲切感,在学习上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请教。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任课教师除了上课外,很少有机会和同学一起交流,同学们应主动与教师交流,一方面请教学习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诉说生活中的困惑。

最后,要学会与学校内各部门工作人员交往。大学是浓缩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各种机构,有各种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都是应被尊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同学们只要做到尊重他人,自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5、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一是向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请教,接受任课教师的指导与辅导员的帮助;二是自身要根据大学的学习特点,从个人实际出发逐步摸索与自己水平基本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四是学会科学管理支配时间。

6、学会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对于每一名大一新生来说,进入大学第一个“集体活动”可能就是填写心理测评问卷。大学新生心理测评测什么?——对同学们的人际关系、睡眠、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方面进行测试,了解同学们是否有抑郁、焦虑等情绪,或其他对生活适应不良的表现,从而及时有效的帮助每一位同学。

同学们在成长中遇到问题也可以直接找老师、辅导员、学长学姐、父母、朋友,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进行求助。

总之,大学生活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己来决定未来。谁都可能成功,谁都可能遇到坎坷,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由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