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实施意见(试行)》和《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2013年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创建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为契机,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日常心理咨询工作
继续扎扎实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做好来访者记录,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跟踪调查,并谨守保密原则,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做好转介。通过心理热线、心理信箱、网站留言、QQ咨询等形式,及时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案例讨论会。
二、心理健康测评工作
11月份在2013级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准确了解和掌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安排回访,建立心理档案,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三、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强宣传。继续以网络、宣传窗、《心语馨园》会刊、校报、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持续适时对中心网站进行更新。从外观和内容上丰富信息,对外展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态势和形象。
大型活动出新,出彩。4月份启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9月份启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包含“10.10精神卫生日”宣传),争取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出些新的亮点。
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中心组织的特色活动拟以音乐心理休闲会和团体辅导式班会为主,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指导学院开展特色活动。学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中心应指导和督促学院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扩大受益面。
指导社团开展活动。指导心理协会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通过知识宣传、团体活动、心影赏析、心理游园、阳光心理舞会等各种形式开展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教育氛围。
适时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适时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如: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心理》讲座,针对大二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讲座,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压力管理》、《就业心理》等。本学年计划邀请校内外专家作报告,以使大学生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专业学习和情感生活中问题,乐观的面对各种困难,健康成长。
开展团体辅导活动。2月份开学后确定主题、撰写方案、招募成员,计划开展2个主题的团体辅导,每个主题6-8次。
自主编印心理健康教育材料。拟上半年编印《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团体辅导式班会操作指南》,下半年修订《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对学工干部的培训。学工干部特别是辅导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他们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计划对学工干部进行《大学生常见及异常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与救助》、《辅导员个人成长与自我减压》等主题的培训。
加强对朋辈心理咨询员、心理委员和宿舍心情联络员的培训。提高上述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助人能力,使其更为有效地开展工作仍是我们工作的难点,2013年中心计划对上述人员进行不少于20学时的轮训,加强专业化的训练。
加强咨询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013年中心计划继续派咨询老师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另一方面邀请专家讲学,提高学术修养和咨询技巧。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根据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示范中心建设与评审标准,完善四级危机干预工作网络,对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疑似病倒给予重点关注,有相应的药物治疗、愈后鉴定、跟踪干预机制,与校外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如市红十字医院)建立高效、顺畅的转介、联动机制。
六、心理咨询室标准化建设工作
进一步完善中心的硬件建设。房间布置美化,符合专业要求,配置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报刊、杂志3-4种,购置近5年来出版的心理学书籍100-150册,逐步在二级学院和学生宿舍设立心理晤谈室,条件允许的话,添置专业的情绪宣泄设备和音乐放松设备,如宣泄人、宣泄沙袋、宣泄棒、音乐放松椅等。
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
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组织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参编教材1-2部,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申报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